有人說,林果種植簡單,一棵樹苗,一片良田,就能收獲。有人說,林果種植很難,從育苗、種植、管理,到采摘、運輸、加工,每個環節都有一套科學標準,哪個環節處理不好,都會影響果品的產量和品質。
簡與難是林果種植的兩個不同側面,前者代表著一家一戶的小農生產,后者代表著規?;?、標準化生產。過去十年間,新疆林果業發展就在經歷由簡向難的轉變,越來越多的林果生產環節被注入“標準化”要素,推動新疆林果業不斷邁進現代化生產。
小白杏從“賣不出”變為“不夠賣”
5月中下旬開始,庫車市牙哈鎮托克乃村小白杏陸續進入成熟期,飽滿的杏子掛滿枝頭,村民們忙著采摘和分裝,準備銷往其他省份。
“2021年我們家10畝杏子收入3萬元錢,2022年杏子價格達到每公斤20元,預計能收入6萬元錢?!贝迕褡笕荒尽べI合木提很看好2022年小白杏的收成。
庫車市是“中國小白杏之鄉”。近年來,庫車小白杏產量逐年增加,杏子成熟季每天通過空運投放其他省份市場的超過10噸,覆蓋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廣州、杭州、深圳、成都等40多個城市。
“2022年小白杏收購價在每公斤20—23元之間,我們計劃收購80噸,通過冷鏈運輸至北京的批發市場,之后再分銷至天津、沈陽等城市,整個冷鏈保鮮期可達7天左右,能夠讓小白杏第一時間進入國內各大城市市場?!眮碜员本┑目蜕添n運華說。
近十年間,韓運華每年都在新疆收購杏子,見證了庫車小白杏從賣不出去,到供不應求的巨大變化,這背后是果農們從小農生產向標準化種植的巨大轉變。
“2012年我第一次來庫車收購小白杏時,當地的小白杏商品率幾乎為零。由于杏樹缺乏管理,產量低,蟲害嚴重,近一半杏子都有蟲子,剩余的品相也都參差不齊,所以當時每天只有幾百公斤能運往疆外?!表n運華說。
隨著新疆林果業逐年加大果品質量建設,庫車小白杏慢慢發生了可喜變化。尤其是近幾年,新疆實施林果業提質增效工程,大批技術人員下沉到田間地頭,為農民帶去管理技術和現代種植思維,當地政府組織農民開展杏樹種植管理技術培訓,使小白杏的產量和品質大幅提升?!艾F在庫車小白杏的商品率在70%以上,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轉變?!表n運華說。
如今,庫車市小白杏種植戶們普遍接受了“標準化”管理的理念,如何剪枝、什么時候施肥、怎么打藥、什么時候采摘,都有了標準。這些標準貫穿到小白杏生產各個環節,極大地提升了小白杏的產量和品質,市場供不應求。
目前,庫車市小白杏種植面積已達10萬畝,還獲得了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,當地通過“技術推廣+基地+企業+農戶”的方式,實現了小白杏規?;?、標準化生產,形成了優勢產業鏈,培育出了4家加工龍頭企業、21家果品加工企業、147家林果專業合作社。
標準體系支撐林果產量質量“雙躍升”
從賣不出去,到供不應求,庫車小白杏的變化,是新疆林果業堅持走“標準化”高質量發展的縮影。
來自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的數據顯示,經過多年建設,目前新疆林果業技術標準達364項,包括國家標準28項、林業行業標準31項和新疆地方標準305項。新疆林果業標準以國家標準、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為主體,企業標準、團體標準作為補充,初步形成涵蓋林果育種、栽培管理、質量分級、加工、儲運和質量安全追溯等生產全過程的標準體系。
2020年,自治區印發《關于進一步加強自治區林果業標準化工作的實施意見》,明確提出要加快林果業標準化建設,健全林果全產業鏈標準體系,全面實施主栽品種管理模式標準化、病蟲害防治技術標準化、產品質量分級標準化、兩品一標創建標準化?!皹藴驶橇止麡I發展的一項基礎性工作,是助推林果業高質量發展的有效手段?!弊灾螀^林業和草原局科學技術處相關工作人員表示,林果標準體系建設,為新疆林果產業規?;?、產業化、品牌化、綠色化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,林果產量和質量都得到了顯著提高。
2021年,新疆商品果率達到86%,較2017年提高了11個百分點,林果產量864萬噸,較2017年增加115萬噸,新疆林果業實現了產量與質量的“雙躍升”。
“新疆林果業發展已具備相當規模,面臨走出新疆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的現實。只有標準化管理才能解決林果產品一致性問題,這也是新疆林果從自給自足邁向市場化、商品化必須完成的一個過程。只有如此,新疆林果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,成為帶動農民增收的富民產業?!毙陆謽I科學院經濟林研究所研究員張強說。
作為核桃領域的專家,張強目睹了近年南疆地區核桃種植的變化?!叭~城縣是新疆核桃的兩大主產區之一,種植面積58萬畝。2018年新疆實施林果業提質增效工程時,葉城縣核桃園有相當多的密植園,由于密度過大和缺少科學管理,呈現產量、品質、效益‘三低’的窘迫局面。這些年,經過持續疏密改造等系列提質增效措施,核桃種植密度下降,畝產從原來的80公斤左右提高至160公斤左右,品質也隨之提高,葉城核桃產業由過去的粗放型向質量效益型、科技創新型轉變?!睆垙娬f。
如今,通過標準精細化管理,葉城縣培育創建地縣級林果豐產示范園7個、鄉級示范園167個,以點帶面,示范帶動核桃產業快速提質增效,實現核桃產量連續10年創歷史新高,為核桃提質增產、群眾增收致富提供了堅實保障。
全產業鏈標準化管理任重道遠
林果業是新疆特別是南疆地區極具特色的優勢產業,也是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。近年來,新疆推動林果業向規?;?、標準化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的同時,也面臨諸多問題與挑戰。
張強認為,林果業提質增效工程的實施,不僅為新疆廣大果農送去了科學的管理技術,也在果農心中種下了現代林果業發展的種子,這為今后推動新疆林果業高質量發展打下了基礎。但同時也應看到,目前新疆林果業在規?;?、標準化建設上還處于初級階段,傳統的一家一戶林果生產模式還非常普遍。比如,南疆地區的核桃種植,絕大部分是幾畝、十幾畝的小戶分散種植,制約了林果業的規?;?、標準化發展,需要在今后探索新的生產組織形式,推動分散經營轉向專業化、集約化發展,才能將標準化管理體現在林果生產的各個環節。
據了解,為破解分散經營規模小、能力弱的弊端,新疆各地也在積極探索“農戶+企業”“農戶+合作社”等模式,通過土地流轉來實現對分散經營的集中管理。 洛浦縣林果企業新疆愛樂滿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通過土地流轉,林果種植面積擴大到了1500余畝,并形成了育苗、種植、生產、銷售的全產業鏈種植模式,有效帶動了鄉村經濟發展;疏附縣引進企業在戈壁荒灘上打造智慧果園,通過種植、管理的數字化和標準化以及全程冷鏈,打造出6萬畝優質的鮮果基地……
這些積極的探索,為新疆林果業未來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,推動新疆林果邁向“標準化”發展之路。據悉,“十四五”期間,全疆各地將以林果示范園、示范基地為抓手,進一步提升林果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質量。到2025年,新疆林果總面積穩定在2200萬畝(含兵團),標準化果園面積占全區林果總面積的40%以上,輻射帶動面積占林果總面積的80%,優質果品產量占總產量的60%以上,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,市場競爭力得到顯著增長。屆時,新疆林果將憑借過硬的品質,走向更加廣闊的市場。
來源:新疆日報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