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22日,兒童劇《聽見夢想》在中國兒童藝術劇院(以下簡稱“中國兒藝”)假日經典小劇場召開媒體見面會,該劇將于國慶節在中國兒藝假日經典小劇場首演,首輪演出15場,并于首演場及10月15日國際盲人日開展公益專場演出,邀請視障人群走進劇場觀看演出。
《聽見夢想》劇照
視障人群也應有適合自己的兒童劇
《聽見夢想》是中國兒藝首部關注視障人群的現實題材劇目,該劇的創作體現了中國兒藝在藝術上一貫的追求,就是鼓勵創作風格、題材、樣式的多樣化,該劇也體現了中國兒藝作為國家藝術院團的社會擔當和文化擔當,讓每一個人包括視障群體都得到藝術的關懷。當然該劇絕不僅僅服務視障群體,而且通過該劇打通正常人與視障群體之間的障礙,讓彼此看到、聽到、懂得對方。
創新手法,聆聽心底深處的聲音
“創新”是該劇創作的另一個關鍵詞,從劇本到二度創作的每個領域,《聽見夢想》主創們始終在一起不停地實驗、創新,大家都在探索全新的創作模式。劇組想通過努力,不僅讓視障人群,也讓所有的觀眾感受到來自戲劇的力量。
在劇本的創作中,編劇穿插了部分敘事體戲劇的元素,利用間離效果,多時空、多層次、多重感觀體驗,去探尋人物豐富的心理變化和精神世界。
導演從現實生活中視障人士聽力的高度敏感這一特殊的角度出發,力圖讓表演深入視障人士的想象空間,碎片化、間離地閃現他們腦海中的想象世界,并極致的運用聽覺的層次感、色彩感和性格感體現人物復雜的內心活動,烘托舞臺動作與空間的合理性。
“戲劇游戲”提供新鮮劇場體驗
一部關注視障人群的現實題材兒童劇,如何能吸引更多觀眾?除了演員的表演還有舞臺呈現,都要牢牢地抓住觀眾的呼吸和視線。本劇還以游戲感非常強的開場作為引子,引導小觀眾參與、關注到‘戲劇游戲’中來。利用開演前的游戲來結構戲劇開場前的舞臺呈現,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參與到劇情的發展,形成由“過家家”開始的戲劇旅途。游戲里,觀眾也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力,與演員及舞臺上的道具來創造多樣的場景。
同時,為了更好地服務視障觀眾,該劇演出時特設現場解說,視障觀眾可以通過視障導聽設備更好地理解劇目。
來源: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門戶網站
|